【摘要】“手机建团”作为手机系统化应用和功能开发的一次崭新尝试,所涉及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思考和破解,但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于团的工作有着积极意义和探索价值。“手机建团”是经济、社会、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青年人群是流动性最大的群体、手机新功能开发和应用的主体,也必然成为手机系统化应用的“先锋”。“手机建团”与团的各项业务有很好的兼容性,可以为团的工作提供系统的基础支撑,促进共青团工作业务整合,提升团组织服务青年的功能,有利于共青团工作创新。“手机建团”的最大意义在于其反映出共青团工作规律,而把握规律、不断创新是今后共青团工作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手机建团;工作创新;共青团工作信息化
从1987年模拟移动电话业务开始运营算起,手机走进国人的生活已经有近22个年头。在短短的22年时间里,手机迅速普及,并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今天,手机日益普及,技术不断改进,手机功能开发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化。共青团攀枝花市委和中国移动四川攀枝花分公司联手在全国率先推出“手机建团”项目,使用以手机为代表的个人电子终端设备和以飞信等为代表的移动即时通信技术,建立以手机为载体的团组织网络体系,实现对团员青年的广泛覆盖、即时联系和贴身服务,打造共青团工作综合平台,是手机应用和功能开发的一次崭新尝试。
作为新生事物,“手机建团”中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在工作推进中思考和破解。本文尝试对其中的方向性问题作初步探讨,并试图说明:“手机建团”代表了一种趋势,有利于共青团工作创新,反映了共青团工作规律,值得进行深入探索。
一、应运而生——“手机建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作为对手机的系统化应用,“手机建团”是技术供给和社会需求双重作用的结果。在人们经济条件明显改善的今天,无线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社会流动不断加剧,其产生是必然的。青年人群是流动性最大的群体、手机新功能开发和应用的主体,也必然成为手机系统化应用的“先锋”。
1.手机迅速普及为“手机建团”提供了基础条件
手机应用的系统化包括空间上的系统化(众多手机以一定规则组成网络体系)和功能上的系统化(将手机承载的不同功能整合到一个平台上)。“手机建团”首先要在空间上将团员青年的手机组成一个网络体系,其前提是大多数团员青年拥有手机。经济条件改善和手机技术进步,使手机成为众多消费者可以承受的一般商品,并实现了通信质量清晰可靠、机器设备便携易用,从而使手机迅速成为普及程度很高的个人电子终端。1987年,中国引进第一套移动通信设备时,仅有700多个用户;2001年3月,手机用户超过1亿,并于同年成为全球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2002年11月、2004年5月、2006年1月、2007年6月和2008年7月,这一数字分别突破2亿、3亿、4亿、5亿和6亿。目前,手机基本上已经覆盖了18岁以上的城市团员青年和相当一部分农村团员青年,“手机建团”已具备基本的前提条件。
2.移动即时通信技术发展为“手机建团”提供了必要条件
手机普及为“手机建团”提供了基础条件,但要把众多的相关手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还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支持。目前,正式投入商用的移动飞信业务已能初步满足“手机建团”需要。该业务基本实现了群内信息的即时、无缝(电脑和手机相互补充)和互动传输,为群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与过去的“短信通”相比,移动飞信实现了“质”的提升。一是在技术上,基本实现了点对群的沟通。任何用户,只要在线,就可群聊,在群内用户之间自由传输信息。二是在费用上,大大降低了信息传输成本。从电脑上向群内用户发信息或手机短信,费用为0。这是移动飞信相对于“短信通”的两大突破。前一突破支持组织内的互动交流,后一突破使组织运行成本降低,两者共同作用,再辅以MAS系统支持,使组织一体化和大规模系统建设成为可能。将团员青年的手机联系在一起,组成共青团组织体系并实现相应的功能,便有了技术上的保障。
3.社会流动加剧对传统组织方式的挑战催生“手机建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流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展开,特别是流动人口增加很快。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几百万人,到1984年的2000万,又到1995年的8000万,再到目前的1.5亿左右。由于我国还处在城市化进程中,今后流动人口还有增长的趋势。社会流动性加大给组织运行管理带来新课题,许多传统的组织方式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流动人口职业变换快,居住地不固定,按照原有的单位体制很难进行全程组织管理,即使采用国外普遍实行的依住所的属地管理,也往往不能及时联系和覆盖,使跟踪服务和有效管理变成一句空话。社会流动加剧的现实对组织的生存发展提出严峻挑战,人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可行的手段,保持与组织成员的联系。在寻寻觅觅中,手机、互联网等新的联系方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是“手机建团”出现的重要推动力。
4.青年的特点决定了“手机系统化应用”首先以“手机建团”的形式出现
在以手机为载体建立组织体系的活动中,“手机建团”首先出现是必然的。一是手机新功能的开发、推广、接受和使用基本上都以青年为主体。中国移动四川攀枝花分公司员工中,35岁以下青年占了绝大多数。而在“手机建团”提出之前,攀枝花不少团干都已接触过飞信。二是社会流动与传统组织方式的矛盾在团组织中表现尤其突出。我国流动人口中,15岁到35岁人口占70%以上。2006年,全国各地流出团员756万名,而登记注册的流入团员仅为376万名,约有380万名团员处于“流失”状态。“有组织、无团员”和“有团员、无组织”并存的现象,迫切要求团组织创新联络方式。三是团组织仍然保持着较强的组织优势。团组织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村的广泛性和在青年中的影响力,是移动公司与团组织合作的重要基础。
二、基础支撑——“手机建团”有利于共青团工作创新
手机作为团员青年广泛使用的电子终端,一旦成功结成有组织的网络体系,将能为团的工作提供系统的基础支撑,并在整合团的各项业务、提升服务青年功能等方面,促进共青团工作创新。
1.“手机建团”可以为团的工作创新提供基础支撑
信息论认为:信息是一切系统保持一定结构、实现其功能的基础。“手机建团”通过改变团员青年之间信息沟通的方式,促进了信息在团员青年之间的获取、传递,进而促进了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将对团的工作产生重要的基础性影响。在当前团员流动性大,许多信息无法有效传输的情况下,“手机建团”首先可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某些问题。比如:保持与进城务工青年的联系。其次,可以从技术上丰富和完善工作方式方法。比如:扩大与青年沟通的范围,开辟新的调研途径。再次,可以在信息传输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的功能。比如:节日关怀、会议通知、交流互动、问卷调查等等。这种支撑是系统性的。首先“手机团委”可以覆盖各级团组织、多数团员青年;其次,“手机团委”提高了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效率,但不要求对输入的信息作实质性的改变,过去的许多工作都可以借助其进行,“手机建团”对组织功能的支持是全面的。
2.“手机建团”有利于共青团工作业务整合
“手机建团”首先作为通信联络方式的改进而存在,这就决定了它提供的是一个开放式的接口,与团的各项业务有很好的兼容性。如果“手机建团”顺利的话,将可以为团的工作提供一个新的综合性工作平台。今后,诸如团费缴纳、志愿服务、比赛评优、手机青年报、青年论坛等活动或项目都可能通过“手机”及其配套系统来运作并集成。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产生“1+1>2”的效果。在中国移动与西江航运公司联合开发的“数字船闸”项目中,船主通过短信实现了报闸、候闸、过闸及调动等多项功能,最终带来的综合效益是避免了堵船现象的发生,有效提高整个航道的能力和效率。此外,“手机团委”还可以与12355、团内外互联网站等实现互联互通,推进多种工作平台系统化,使各种工作平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发挥更大的综合功用。
3.“手机建团”有利于提升服务青年功能
联系青年是服务青年的前提,服务青年是凝聚青年的基础。过去,许多工作之所以效果有限,一是由于找不到人,联系不上,二是由于说教过多,服务不佳。“手机建团”可以通过改进联系方式,使一些传统的服务项目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些传统工作方式无法支持或支持不好的新的服务项目,打造既贴身、又贴心的空中团员之家、青年之家,更好地服务青年。比如:青年作为低收入群体,在购买家具、电子产品等商品时,对于物美价廉的向往远超出其他群体。这种迫切的需求,可以通过将青年组织起来实行集团消费来实现,而“手机建团”则提供了重要的实现形式。一方面,它可以将青年较好地组织起来;另一方面,它提供了身份认证、消费意向收集的技术支持。这些新的手段可以使消费打折和团购变得简便易行,促进团组织更好地服务青年。
三、不断超越——“手机建团”反映出共青团工作规律
“手机建团”不是共青团工作中一个孤立的事件,从中可以得到相对普遍的规律性认识。笔者认为,“手机建团”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它所反映出的工作规律仍将是今后的努力方向;“手机建团”可能会取得好的效果,而它所反映出的工作规律才是其最大的意义所在。
1.团的工作信息化是大势所趋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早在1998年,团中央就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协调全团信息化建设工作,并明确提出建立青少年信息网络体系。此后,先后实施共青团县县上网工程、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青少年网络建设工程,建立了以中国共青团网站为龙头的工作网络体系,建设了以“民族魂”、“血铸中华”网站为核心的青少年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中青网为主干的团属青少年信息服务网站等。2008年3月,团中央下发《关于实施青少年网络建设工程的方案》明确提出,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技术手段,构建新的组织动员青少年的渠道和平台。可以说,信息化一直是全团工作的重要努力方向。“四个现代化,哪一化都离不开信息化”。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国家既定的战略方针。在我国以信息化推进工业化,大力建设电子政府的同时,团的信息化建设也应深入推进。“手机建团”作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是全团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部分内容,不论其最终成果如何,团的工作信息化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任务,都需要不断探索和推进。
2.新技术领域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创新点
科技改变生活。其重要性,小平同志以一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给予了经典概括。对共青团工作而言,科技还有另外一层引申的含义:新技术领域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创新点。青年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新的科技成果也多为青年人首先接受和使用。从音响到功放,从随身听到MP4,从电脑到手机,从果树栽培到测土施肥等等,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青年都是最先掌握和使用新技术的人。对新技术的敏感和亲和是青年群体与其他群体的重要区别之一。当前,国家建设创新体系,已将科技创新纳入了政府工作。但是青年人对新技术的接受和使用,以及相应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需要相应社会工作特别是专门性的青年工作的跟进。这一领域是共青团可以作为的重要空间。普遍性的青年新技术应用行为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会出现,但是时刻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是十分必要的。抓住一次机会,就可能培育一个新的增长点。目前正是科技改变生活的一个重要时期,无论“手机建团”成效如何,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性是必需的。
3.团的工作是在边缘寻找生机的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团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时代发展对团的工作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回顾共青团的历史,凡是效果好的工作,如建国初期的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改革开放以来的希望工程、保护母亲河行动等等,无不是立足于青年这一边缘群体、在社会系统未能有效覆盖的边缘地带,找到了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力因素。社会系统的边缘地带是团的具体工作定位所在和切入社会系统的关键点。只要边缘存在,就有生机存在;只要生机存在,就有边缘存在。青年是处于系统边缘却充满生机的群体,团的事业是处于系统边缘却充满生机的事业,团青工作是一项在系统边缘寻找生机的工作。在边缘地带寻找生机,既是团的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应对社会变迁的根本方法。“手机建团”就是在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的边缘——科技边缘(也必然是社会各界还没有关注到的地方)寻找生机的一次尝试。抛开“手机建团”的具体实践,青年的特点决定了团的工作还要不断地在边缘地带为社会寻找生机,从而促进社会系统的生存和发展。
葛晓鹏:共青团攀枝花市委书记
|